苏古笃纳西族弹弦乐器,其发展历史是怎么样

灵异怪谈 2025-08-08 03:53www.anluotini.cn奇境网

苏古笃——跨越千年的弹弦情韵

你是否知道苏古笃?它又称为色古笃、火布思、胡拨、琥珀,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珍贵的弹弦乐器。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这个跨越千年的音乐故事。

纳西语中的苏古笃,寓意着一定要学会的意思。它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民间广为流传,与新疆的考布思和西藏的扎木聂是同族乐器。苏古笃与扎木聂在形式上更为一致,主要差别在于弦轴的数量。在滇中和滇南的洞经乐队中,从旧社会到现在,都有使用苏古笃,汉语称之为胡拨。

这个美妙的乐器有着深远的发展历史。相传,公元13世纪中叶,白沙地方曾是纳西土司木阿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蒙古大军南下时,木天王阿良与忽必烈结为好友。忽必烈凯旋回师时,赠送给木天王阿良的乐器中就有火不思。用这套乐器演奏的音乐,被称为“白沙细乐”,犹如民间的丝竹音乐,流传至今。

在清八年(公元1743年)的《丽江府志略》中,详细记录了这部纳西族古典音乐。火不思自南宋末年起,历经元、明、清各代,一直在丽江一带流传。直到20世纪末,纳西族艺人在演出时,仍穿着蒙古族的服装。如今,“白沙细乐”主要由歌、舞和器乐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器乐为主,乐队包括竖笛、横笛、波伯、苏古笃、筝和胡琴等乐器。

苏古笃不仅仅是一种乐器,更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从北方蒙古族流传至西南纳西族,跨越几千里的距离,长期应用,经久不衰,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佳话。每当弹奏起苏古笃,仿佛就能感受到那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感。这种美妙的音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欣赏、去传承。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nluotini.cn 奇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怪事,奇境网,世界奇闻异事,恐怖故事,探索发现,世界之最图片,经典历史故事,考古视频,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