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生家长陪读有多拼
当人们谈及毛坦厂中学,这所被誉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学校,映入眼帘的首先是盛大的“送考节”。街道两旁,家长和亲戚们站满了,鞭炮齐鸣,热烈拥抱,将孩子们送往高考的战场。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寄托着无数家庭梦想的象征。
白岩松的采访为我们揭示了这所学校的真实面貌。他强调,将梦想寄托在高考上是一件好事,不应被轻视或嘲笑。毛坦厂中学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家庭,对他们而言,高考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机会。正如教育部发布的消息,2019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已达到惊人的1031万。每一位考生背后的故事都是一段奋斗史,他们为了这一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考生们经历的12年寒窗苦读,做过的试卷垒起来高达一米多。而在他们的背后,是同样在经历一场高考的家长。在中国,高考不仅仅是考生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事。父母比孩子还要紧张,因为孩子代表着他们的一切希望。
陪读的家长们的付出更是令人感动。在毛坦厂中学附近,有大约2万名的陪读家长。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有的家长甚至为了孩子辞去了工作,在学校门口租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他们早晨早早起床,孩子学到凌晨,他们也陪着熬。其中有一位袖珍陪读妈妈的故事尤为让人动容。她身患脆骨症,身高只有1.1米。在生活的重压下,她依然坚定地支持着儿子的高考梦想,母子俩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她希望孩子能通过高考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每当孩子走进考场,家长们的心都揪着。他们在考点外焦急地等待,不愿离开,为孩子祈福诵经。有的家长甚至因为等待而中暑晕倒。这些家长们的举动虽然有些人觉得没必要,但在他们心中,这却是他们现在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事。
在这之中,一位特殊的陪读妈妈令我印象深刻。她在3岁那年,便被命运捉弄,患上了脆骨症,从此身高便永远停留在了1.1米。尽管生活的挫折接踵而至,她依然坚强地面对。结婚后,生活的重担本该两人共同承担,但命运再次给她一击。丈夫在外打工时从房顶跌落,造成了瘫痪。家庭的重担便一下子落在了她的肩上,但她从未放弃,坚定地支撑起了这个家。
当儿子步入高三的关键时刻,她毅然决定追随孩子的脚步,前往毛坦陪读。丈夫的照顾被托付给了公婆和亲戚,母子二人在狭小的出租屋里生活,屋内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张桌子。面对生活的艰难,她从未退缩,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始终期盼孩子能够通过高考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位妈妈深知,只有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他们铺设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无论生活多么艰辛,她都要让孩子坚持梦想,努力追求知识的力量。她希望孩子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未来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人生。她的坚韧和执着,不仅令人感动,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我们都应坚持梦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