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上可以用手机是真的吗?民航局回应:条件已基本成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旅客在飞机上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呼声愈发高涨。为了回应公众的强烈需求,多个国际研究机构与航空专业组织都在深入研究机上PED使用的可行性。飞机制造商如波音和空客也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积极考虑如何确保PED的使用不会干扰航空器的正常运行。为此,航空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A)已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标准,明确了航空器对抗PED电磁干扰的技术规范,为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使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近期,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全面考虑国情和经过一系列技术测试与规章修订后,认为开放机上使用PED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这一好消息在16日得到了证实,中国民航局发布了《机上便携式电子设备(PED)使用评估指南》。
根据这份指南,航空公司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旅客在机上使用PED。具体来说,合格证持有人可以根据相关法规确定哪些PED可以在飞机上使用,只要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会影响飞机的导航和通讯系统。对于需要在飞机上使用的特定PED,航空公司会进行验证后做出决定。
这一变革意味着,各家航空公司将依据规定来决策是否开放机上PED的使用。如果航空公司同意,那么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上网将成为可能,未来在飞机上玩手机也将成为现实。
那么,究竟什么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呢?《指南》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泛指可随身携带的、以电力为能源并能够手持的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视频播放器和电子游戏机等等。《指南》还将PED区分为发射型便携式电子设备(T-PED)和非发射型便携式电子设备(N-PED),其中手机等可以开启蜂窝通讯技术的设备属于前者。
对于开放使用的过程,民航专家綦琦表示,首先需要航空公司提出申请,然后民航局对申请进行复核,通过后为航空公司颁发合格证。事实上,在2017年,民航局已经放宽了关于机上PED的管理规定,允许航空公司评估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虽然乘客期待能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但航运安全仍是首要考虑。《指南》明确规定,在开放机上PED使用前,航空公司必须建立相应的使用规范,明确可用的PED种类以及禁用阶段。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机长怀疑电子干扰来自机上乘客使用的PED,机组人员有权要求关闭这些设备,情节严重者将被移交至地面公安机关处理。在特殊情况下,如低能见度飞行阶段或机上导航和通讯设备受到干扰时,所有PED(医疗类除外)必须禁用。
至于乘客何时能在飞机上自由使用手机这一问题,綦琦表示,关键在于是否有航空公司积极响应。他认为中小航空公司可能会率先尝试。同时他也提到,“国外相关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外航的飞机早已可以使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空公司的逐步响应,未来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