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颇具传奇色彩,为何死的却很凄凉呢?
这位传奇帝王,在公元762年于长安离世,结束了辉煌而又充满争议的一生。对于感兴趣的读者,让我们跟随历史的脚步,深入了解他的生平。
这位帝王,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在他生前,经历了无数次的权力斗争和宫廷阴谋。在他的一生中,充满了跌宕起伏的经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从权力的巅峰跌落到谷底。在他死后,连一个亲近的人都没有留在身边。这位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他的命运之路可以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的洛阳,作为皇子出生。他的童年并不顺利。他出生在特殊时期,父亲李旦只是个傀儡皇帝,大权掌握在祖母手中。李旦一家在宫内被软禁,根本不能接触外人。李隆基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严密看守中度过的。这样的童年经历并没有压垮他,反而锻炼出了他的坚韧和智慧。
在武则天的统治下,李隆基经历了种种艰难险阻,逐渐长大成人。随着武则天的年纪越来越大,她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李隆基并没有因此获得轻松的日子。他的家族成员仍然面临各种攻击和挑战。他在这种环境中积累的势力和智慧使他成为了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他和姑姑一起发动政变,成功夺取了权力。他的父亲李旦登基后,他被封为太子。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唐朝盛世逐渐让位给了战争的硝烟。随着战事的延续,唐军在潼关之下坚守,而叛军久攻不下。后方老巢却被郭子仪率兵逼近,形势对安禄山的叛军愈发不利。平定叛军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命运似乎在此时与唐玄宗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听信杨国忠的谗言,他怀疑哥舒翰可能会背叛,于是强行命令其出关迎战。无奈,哥舒翰被迫应战,结果导致唐朝精锐损失殆尽,潼关失守。
失去潼关的庇护,叛军如狼似虎,直逼长安。面对威胁,年迈的唐玄宗丧失了抵抗的意志,带着文武百官逃向蜀地。当他的车驾行至马嵬驿时,手下士兵发生了兵变,逼迫他处死了心爱的贵妃杨玉环。
马嵬驿的兵变后,李隆基继续逃往蜀地避难,而太子李亨则回到灵武,与朔方军汇合。在朔方军的拥立下,李亨登基称帝。
李亨即位后,远在成都的李隆基被尊为太上皇。尽管心有不甘,但前方的战事仍需李亨指挥,李隆基只能接受这一现实。接下来的日子里,李亨整顿兵马,征调精锐,终于扭转了战局。随着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弑杀,叛军内部陷入混乱,唐军逐渐占据上风。同年八月,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这也标志着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随后,唐玄宗从成都返回长安,但他的角色已变为太上皇。尽管他仍居住在豪华的宫殿内,享受着皇帝的待遇,但他的权力已被唐肃宗李亨完全掌握。他身边的亲信纷纷离去,只留下一个亲妹妹在玉真观中孤独度日。最终,他被宦官李辅国强行搬家,从兴庆宫迁往别处。
尽管他依然享有荣华富贵,但他周围却没有了可以倾诉的朋友。每天盯着杨玉环的画像,他的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凄凉。这一切的凄凉,都是他晚年的自作自受。如果他没有宠信奸佞,没有引发安史之乱,他的晚年或许不会如此凄凉。
最终,在公元762年四月初五,李隆基在长安太极宫内去世,终年七十八岁。在他去世的时候,安史之乱仍未完全平定。直到他去世后不久的一年,叛乱才最终被平定。同样在这一年,唐肃宗李亨也离世了。唐朝在这场危机中险些再次陷入夺权的漩涡,但得益于宦官李辅国的帮助,太子得以顺利登基。
尽管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但唐朝开始出现了宦官把持朝政的乱象。这些乱象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唐玄宗在位时期。如果他能早逝二十年,或许这一切的悲剧都能避免。历史的车轮无情地向前滚动,留下的是唐玄宗的遗憾和后世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