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捐躯的赵括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外星人 2025-08-07 05:49www.anluotini.cn奇境网

在战国后期的秦赵之争中,长平之战无疑是双方争夺的焦点。这场战争耗时三年,赵军全歼,二十万降卒被斩杀,堪称赵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关于这场战败,赵括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

很多人认为赵括能够统帅四十五万大军,并在围困时组织多次突围,认为他的军事能力相当出色。历史真的如此吗?赵括的父亲赵奢曾评价他:“兵者,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这意味着赵括对战争的态度过于轻率,将战争简单化。

当赵王决定任命赵括为将军时,赵括自信满满地表示,无论是面对秦国的哪位将领,他都有信心取得胜利。这种自信是否过于盲目了呢?长平之战中,赵括轻率大军出击,忘记了“穷寇莫追”的道理,又未能有效防范后方的问题,导致被秦将白起轻易截断后路。

赵括的母亲则评价他不能恩赐补下,私心很重。这在战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赵括在刚上任时就进行了人马调整,实际上是更换了将领和士兵,这也为他后来在战场上的困境埋下了伏笔。当战争进入困境时,赵括试图通过亲自冲锋来鼓舞士气,但这反而暴露了他不能笼络部下的问题。

长平之战中,赵括的表现并不出色。他的轻敌和大意让赵军陷入包围,而在被包围后,他又未能及时发动攻击,导致了四十万大军的覆灭。这场战役后,赵国一蹶不振,赵括无疑是罪人之一。

其实,赵国还有其他的选择。蔺相如擅长外交,可以避免赵国被孤立;乐毅则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但当时并未受到重用。赵王一心求胜,选择了同样主张速胜的赵括。如果赵国选择退军,撤出长平,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但双方都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刻,都不愿收手。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nluotini.cn 奇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怪事,奇境网,世界奇闻异事,恐怖故事,探索发现,世界之最图片,经典历史故事,考古视频,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