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然把皇帝当猴耍清朝第一贪腐大案

周易易经 2025-09-10 09:54www.anluotini.cn奇境网

今天我们来聊聊腐败这一热门话题,不得不提的是曾经轰动一时的山西大窝案。但在此之前,让我带大家回溯到两百多年前的甘肃,那里也曾上演一出令人震惊的腐败奇案——“甘肃通省捐监冒赈案”。

故事要从一场叛乱说起。在四十六年,甘肃发生了一场由苏四十三领导的起义,匪势愈演愈烈,包围了兰州。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陕甘总督勒尔谨束手无策,只能向朝廷求援。乾隆皇帝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心腹大臣前去镇压。进兵的速度却异常缓慢,甚至有时原地不动。当乾隆皇帝询问战况时,却得知是因为甘肃连日大雨,部队无法行进。这让乾隆皇帝心生疑虑,因为此前勒尔谨报告甘肃从来不下雨,已经干旱多年。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乾隆皇帝警觉起来,意识到可能被耍了。

甘肃在清代是一个穷省,财政状况一直不佳。乾隆三十九年,王亶望被调到甘肃担任布政使。他投机倒把出身,为了博取富贵,想到了一个惊人的圈钱大法。他向陕甘总督勒尔谨提出以“捐监”为名目聚敛财富的建议,勒尔谨被利欲熏心,一口答应。于是,一场惊天骗局开始了。

官员们想要横财,但怎么贪、用什么名目贪是有讲究的。王亶望巧妙地利用甘肃经常闹灾的情况,提议以“捐监”为名义,即捐款捐粮以换取监生头衔。监生是国子监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很有地位,且可以以监生头衔做官。王亶望将甘肃连年旱灾的情况上报朝廷,请求捐监赈灾。乾隆皇帝很重视灾害问题,很快批复同意,但特别强调只允许捐粮食。王亶望无视皇帝命令,宣布监捐一律“折色”,即将粮食转变为白银。这样一来,白银就如打开了水龙头一般源源不断流入私人口袋。

王亶望将谎报灾情作为任务分派给各级官员,要求他们必须谎报灾情。他还制作了极其细致的假账,记录收来的“粮食”的具体分配情况。几年时间内,他从各地富人、百姓手中敛财600万两白银,从朝廷骗来300万两赈灾银。这些巨额白银被私分,王亶望本人拿走了300万两。而实际上,甘肃根本就没发生自然灾害。

王亶望不仅赚得盆满锅满,还以此邀功。他声称通过捐监获得了600万担粮食,救活了无数灾民。乾隆帝派人去检查时,却被他们用障眼法骗过。王亶望成功离开甘肃,调任富得流油的浙江,升任巡抚。

王亶望的障眼法十分巧妙,他们在粮仓内支撑起面板铺上粮食,从上方打开粮仓门让人以为里面全是粮食。王亶望走后,继任者王廷赞本想停止这一疯狂的敛财行为但难以抵挡真金白银的诱惑继续捐监冒赈这一行为向上欺骗朝廷向下剥削百姓终于激化了矛盾引发了苏四十三起义。

网络配图,展示的是昔日盛世背后的秘密。乾隆帝一声秘令,阿桂将军平叛后,深入甘肃彻查捐监一案。回报的信息犹如一枚重磅,令老皇帝的血压瞬间飙升。在平静的表象之下,甘肃的暗流汹涌令人震惊。

在那七年里,甘肃并未遭受大的灾难,农业生产也基本正常。库粮的真相却让人瞠目结舌,所谓的六百万担粮食竟然不存在,实际上只有七年前的半数。甘肃省内,共发放了十五万监生头衔,贪墨监银逾千万两,更令人震惊的是,竟贪污了朝廷赈灾银三百余万两。全省官员无一幸免,全部涉案,简直是明目张胆地抢夺爱新觉罗家的财产,连梦中的噩梦都难以想象如此情景。

按照大清律法,所有涉案的甘肃官员都应处斩。乾隆帝面临着一个现实的困境:若将所有官员处死,便无人来治理这个省份。最终,在权衡之下,处斩了五十七名涉案官员,其中王亶望被斩首,陕甘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

回首这段历史,不禁让人叹息。在乾隆后期,类似的贪污大案竟然出现了六起,这还不包括那位巨贪和珅。那个被人们赞誉为“乾隆盛世”的二十年,实际上是一个大贪污时代。而这起满清第一大案,只不过是这一时代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在这个时代的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悲剧。乾隆帝晚年面对的这种局面无疑是他统治时期的一大败笔。

上一篇:命运纸牌师邵莹《清诉》人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5 www.anluotini.cn 奇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天下奇闻怪事,奇境网,世界奇闻异事,恐怖故事,探索发现,世界之最图片,经典历史故事,考古视频,猎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