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也会报仇:战国名将吴起临死设计报杀身之
最卓越的战争大师——吴起
吴起,这位卫国的人才,年轻时因他人的嘲讽而愤起,他的才华与激情如同野火燎原,不可遏制。他的命运多舛,曾经挥刀杀妻以表忠诚,但依旧饱受猜疑。他的生涯如同波澜壮阔的河流,几经波折,最终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土壤——魏国。
在魏国,吴起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初到魏国便轻易夺取了相国的宝座,显示了他的非凡能力。因不善于宫廷斗争,他被迫离开魏国,来到楚国。在楚国,他成为相国,大力改革,使楚国焕然一新。命运对他不公,他的改革成果尚未稳固,便遭到了政敌的暗杀。
吴起的成长之路并非坦途。他年少时家境殷实,却因一心想当官而耗尽了家财,被人嘲笑为败家子。他愤而离开卫国,逃亡到鲁国。在那里,他发誓不成为一国之相绝不返乡。他的母亲之死并未使他动摇决心,他依然坚持学习兵法,最终在鲁国觅得一职。
吴起的军事才能令人叹服。他担任大将后,率兵击败了齐国。鲁国国君的短视和不明事理,将这位刚刚为国立功的将领辞退。吴起不得不离开鲁国,另寻明主。
来到魏国后,吴起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了魏文侯的信任。他带兵攻打秦国,攻占了五座城池。吴起治军严明,以身作则,与士兵同甘共苦,赢得了士兵的尊敬和爱戴。他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战场上,也展现在治国上。他辅佐魏文侯治理国家,使魏国国势强盛。
吴起并不善于守业。他是个开拓型的进取人才,善于创办公司并使其发展壮大,但让他去管理一家已经稳定的公司却未必能胜任。他的缺点在于不善于勾心斗角。当魏武侯设立丞相代理政事时,吴起并未得到任用,这也预示了他不善于守业的特质。
吴起是一位卓越的战争大师,他的才华和勇气令人敬佩。他的生涯虽充满波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吴起带着不悦与怒气,挑战丞相田文。论军事才能,田文承认不如吴起;论治理国家的能力,田文同样败下阵来;论守疆卫土的本事,田文依然自愧不如。田文却以其独特的智慧回应吴起的挑战。他提醒吴起,国君年轻,国家需稳,是时机的问题,而非个人才华的较量。尽管吴起在某些方面才华出众,但在政治的复杂漩涡中,他往往选择逃避而非直面挑战。
吴起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人生轨迹。因乡亲嘲笑而大开杀戒显示了他的冲动性格。面对时,他常选择离开而非勇敢面对。正如一位成功的创业者突然被自己的公司扫地出门一样,吴起在朝中亦时常面临这样的困境。田文担任丞相时,吴起尚得重用;但田文去世后,嫉贤妒能的公叔上位,他设法将吴起赶走。
公叔对吴起的性格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他是个爱惜名誉、小心谨慎的人。公叔在魏武侯面前夸赞吴起,又故意夸大魏国国土之小,以此激起魏武侯的担忧。然后提议让吴起当驸马,以此试探他的忠诚度。公叔又巧妙地在自家上演公主发脾气的戏码,让吴起对公主产生偏见。当魏武侯有意将另一公主下嫁吴起时,吴起因先前对公主的偏见而反对,这使魏武侯对吴起产生不信任。就这样,公叔用小小的计谋就成功地赶走了吴起。
离开魏国后,吴起投奔楚国并受到楚悼王的重用,担任相国。他帮助楚国整顿官吏、加强军队建设,使楚国的实力迅速增强。他吞并百越的土地、灭掉陈国和蔡国,令邻近的赵、魏胆寒。因变法而树立的敌人也让吴起在楚国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那些利益受损的贵族对他恨之入骨。当楚悼王去世后,失去靠山的吴起遭到贵族的围攻。他扑在楚悼王的尸体上保护自己也无济于事。最终,刺杀他的人误伤了楚悼王的尸体。楚太子即位后查清此事,诛杀了所有误伤楚悼王尸体的人,七十多家被牵连灭族。
即使死后,吴起也展现了他的报复心。他的仇敌在无意之中受到了他的反击,整个家族因此遭受灭顶之灾。而这一切,都源于吴起的才华、性格以及他在政治漩涡中的决策与遭遇。